菩萨蛮·枕前发尽千般愿
佚名〔唐代〕
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
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见 一作: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枕边发尽了千百种誓言,想要断绝爱恋关系除非等到青山溃烂。秤锤在水面上漂浮,黄河干枯得见底。
还要白天看见参星和商星,北斗回到南面。即使这些事都出现了,还是不能中断,除非是半夜三更出现了太阳!
注释
菩萨蛮:唐教坊曲名,后成为词牌名,为双调小令。
愿:誓。
发愿:即发誓,是唐代俗语。
休:休弃,断绝。
参(shēn)辰:同“参商”,星宿名。参星和商星此出彼灭,互不相见。
北斗(dǒu):即“北斗七星”,形状如斗,其斗柄永远指向北方。
即:同“则”。
日头:太阳。
赏析
本文是敦煌曲子词中的一首早期民间词作,写的是男女间的爱情盟誓。为了表达对爱情的坚贞不渝,全词一共使用了六种自然景物和非现实现象表达了主人公的愿望。在主人公眼中,爱情与山河同在,与日月共存,夸张又不过分地强调了爱情的永固。此词圆熟流丽,挥洒曲折,富于独创性的表现方式,使得这篇抒情之作成为唐朝诗苑中的一颗明珠。
特色之一是开门见山。
全词从感情的高峰上泻落,滚滚滔滔,一发难收。芙蓉帐里、鸳鸯枕上的这位女主人公,既贪恋云雨新欢的良宵,又不能不担心现实生活中女子常遭遗弃的不幸,两种感情的撞击一下子将她推向盟山誓海的峰巅。因而一落笔,感情便喷薄而出,并外化为开门
创作背景
这首《菩萨蛮》见于敦煌遗书斯四三三二号,当作于唐天宝年间。学者对词的抒情主人公及其所抒发的思想感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参考资料:完善
1、
唐圭璋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273-275
2、
祝诚.汉乐府《上邪》与敦煌曲子词[菩萨蛮]“枕前发尽千般愿”的比较探讨.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6(02)
简析
《菩萨蛮·枕前发尽千般愿》写的是男女间的爱情盟誓。为了表达对爱情的坚贞不渝,全词一共使用六种自然景物和非现实现象表达了词人的愿望。在其眼中,爱情与山河同在,与日月共存,夸张又不过分地强调了爱情的永固。全词圆熟流丽,挥洒曲折,富于独创性的表现方式,使得这篇抒情之作成为唐朝诗苑中的一颗明珠。
赤壁歌送别
李白〔唐代〕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君去沧江望澄碧,鲸鲵唐突留馀迹。
一一书来报故人,我欲因之壮心魄。
草书歌行
李白〔唐代〕
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
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
八月九月天气凉,酒徒词客满高堂。
笺麻素绢排数箱,宣州石砚墨色光。
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
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
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
怳怳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
湖南七郡凡几家,家家屏障书题遍。
王逸少,张伯英,古来几许浪得名。
张颠老死不足数,我师此义不师古。
古来万事贵天生,何必要公孙大娘浑脱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