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燕子矶口占

史可法〔明代〕

来家不面母,咫尺犹千里。
矶头洒清泪,滴滴沉江底。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回到家门没有面见母亲,咫尺之间却像隔着千万里。
燕子矶头落下的伤心泪,一滴一滴都沉入了江底。

注释
燕子矶:在江苏南京市北郊观音门外长江边。山石直立江上,三面临空,形似燕子展翅欲飞,地势险要。
口占:当场作诗,不起草稿。
面母:面见母亲。
咫(zhǐ)尺:形容距离很近。古代以八寸为咫。

参考资料:完善

1、 张浩逊,孙祖洁,过伟忠编著.古小诗精华.苏州大学出版社.2012.01.195

创作背景

  明弘光元年(1645年),崇祯自缢身死后,弘光帝即位,史可法以大学士督师扬州。这时候清军南侵,史可法在江北率师抵御。适逢驻扎在长江中游的明将左良玉以清君侧为由,进攻南京。史可法奉命入援,渡江至燕子矶,而良玉军已败退。当时扬州军情有燃眉之急,关系到王朝的命运,于是他又率军回江北抗清,而没能回南京见上母亲一面。这首情至文生、口占而成的绝句,便是在这个时候写下的。

参考资料:完善

1、 周啸天著.宋元明清诗词鉴赏.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02.327

赏析

  这首诗前两句讲述了作者回到故乡不能面见母亲的情况;后两句由此而感慨不能探母的痛心,同时也表达对整个国家局势的忧愤。全诗行文简练,通俗易懂,尾句语出新奇,更表现出诗人无限的念母之情,爱民之意,忧国之心。

  “来家不面母,咫尺犹千里。”这两句诗中,蕴含着作者深厚的情感。它既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思念,充满了对自己未能尽到孝道的内疚之情,又可以感到他以国事为重的责任感及“忠孝不能两全”的痛苦心情。较之大禹治水“三过其门而不入”的情形,更有悲剧色彩。正是沧海横流,方见英雄之本色。

  “矶头洒清泪,滴滴沉江底”这两句,表面上似乎直接回应了“来家不面母”的事件,然而其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燕子矶口占》是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前两句叙述了诗人回到故乡不能见母亲的情况;后两句由此而感慨不能探母的痛心,同时也表达对当时整个国家大局的忧愤。全诗行文简练,通俗易懂,尾句语出新奇,更表现出诗人无限的念母之情、爱民之意、忧国之心。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水心书院次容彦昭

罗伦 罗伦〔明代〕

游子来何之,来之水心亭。
同流混清浊,高思入玄青。
病菊东篱醉,幽兰陋室馨。
石齐频入梦,经纬两冥冥。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聂仪部明妃曲

李攀龙 李攀龙〔明代〕

天山雪后北风寒,抱得琵琶马上弹。
曲罢不知青海月,徘徊犹作汉宫看。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越巫

方孝孺 方孝孺〔明代〕

  越巫自诡善驱鬼物。人病,立坛场,鸣角振铃,跳掷叫呼,为胡旋舞,禳之。病幸已,馔酒食,持其赀去,死则诿以他故,终不自信其术之妄。恒夸人曰:“我善治鬼,鬼莫敢我抗。”

  恶少年愠其诞,瞷其夜归,分五六人,栖道旁木上,相去各里所,候巫过,下砂石击之。巫以为真鬼也,即旋其角,且角且走。心大骇,首岑岑加重,行不知足所在。稍前,骇颇定,木间砂乱下如初,又旋而角,角不能成音,走愈急,复至前,复如初,手栗气慑,不能角,角坠,振其铃,既而铃坠,唯大叫以行。行闻履声,及叶鸣谷响,亦皆以为鬼,号求救于人甚哀。

  夜半,抵家,大哭叩门。其妻问故,舌缩不能言,唯指床曰:“亟扶我寝!我遇鬼,今死矣!”扶至床,胆裂死,肤色如蓝。巫至死不知其非鬼。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